11月新增展览信息
来源:河北省文物局
日期:2025-11-07 16:53:00
【字号:

  馆名:河北博物院

  展览名称:丛林圣殿——墨西哥玛雅文明展

  展览地点:北区15、16号展厅

  展期时间:2025年11月15日-2026年5月6日

  展览简介:

  河北博物院携手墨西哥国家文物局,隆重推出“丛林圣殿——墨西哥玛雅文明展”,以文明互鉴之桥,连中墨人文交流之缘。本次展览汇聚了209件/组玛雅古典时期珍贵文物,引领观众穿越时空,探秘玛雅灿烂的历史图景与精神世界。展览将于2025年11月15日至2026年5月6日在河北博物院北区二楼15、16展厅展出。

  公元前11世纪,古代玛雅人在中美洲茂密的热带雨林中,缔造了人类历史上唯一诞生于丛林深处的伟大文明——玛雅文明,作为美洲印第安文明的璀璨明珠,玛雅人不仅筑起巍峨金字塔、宏伟球场与宫殿,更创制精妙的象形文字,推演繁复的历法体系,构建出独特的宇宙观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以城邦为核心的统治体系。在科学、农业、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

  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神祇之境、尘世舞台、彼岸之谛,展品涵盖陶器、石刻、玉器、塑像、壁画、建筑构件等多种类型,从信仰世界、权力结构到生命哲思,全方位勾勒玛雅古典时期的精神图谱与生活实景。

  中墨两国同为文明古国,玛雅文明与中华文明虽远隔万水千山,但在文明内核中存在着多方面共鸣。正如中美洲的玉米泽被天下,东方的丝绸与瓷器亦曾编织起跨越重洋的对话。这场展览,不仅是一次文物的汇聚,更是一场文明的相望——文明从不孤独矗立,而是在相遇与交融中,彼此照亮,共赴远方。

  馆名:河北博物院

  展览名称:大漠丹青——常书鸿艺术展

  展览地点:北区9、10号展厅

  展期时间:2025年11月12日—2026年1月11日(暂定)

  展览简介: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这颗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以其千年文明之光熠熠生辉,不仅诠释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还融合了世界各族文化的精粹。莫高窟是一座集壁画、雕塑、建筑于一体的佛教艺术宝库,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连续修建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佛教石窟群。在漫长的岁月中,莫高窟遭遇了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近代,随着藏经洞的发现,窟内文物被盗取、损毁,散佚严重。在动荡的抗战岁月中,出现了一位“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先生,开创了莫高窟现代意义上系统性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为敦煌艺术作出了卓越贡献。

  为弘扬敦煌文化与莫高精神,河北博物院、河北省图书馆联合浙江省博物馆举办本次展览,汇聚了常书鸿先生不同时期创作的73件绘画作品,展示其从西方艺术殿堂走向东方文化圣地的艺术成就。

  展览海报:

  图片1

  馆名: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

  展览名称:《匾载春秋 舆仗威仪——清代御赐匾额及官员仪仗珍品展》(暂定)

  展览地点:直隶总督署内省政府大楼旧址二楼临展厅

  展期时间:2025年11月10日-2025年12月31日(暂定)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汇集清代官衙相关的匾额、官牌、仪仗器物、办公用具等各类珍贵实物,涵盖政务、执法、礼仪等多个场景的代表性展品,既展现了清代官署的规制礼仪与权力象征,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制度、封建礼教与社会价值观,为观众呈现了丰富立体的清代官衙文化风貌。

  馆名:定州博物馆

  展览名称:满城尽带黄金甲——历代名家菊花诗画作品展

  展览地点:三层廊道

  展期时间:2025年10月28日-2025年12月31日(暂定)

  展览简介:历代文人雅士以诗文歌咏菊花,赋予其深厚的人文内涵。屈原以“夕餐秋菊之落英”寓托志向;黄巢以“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昂扬气势抒发豪情。菊花不仅是诗中之物,更是画中之魂。它始终以多姿多彩的形象,成为艺术家抒情寄怀的重要题材。诗与画相互辉映,使菊花的形象在中华文化中历久弥新。重阳时节,赏菊、咏菊已不仅是一种节令活动,更是精神品格与审美追求的体现。值此重阳节来临之际,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尊老敬老、崇德尚贤的文明风尚,定州博物馆推出“满城尽带黄金甲——历代名家菊花诗画作品展”。本次展览以图片展板的形式,汇聚历代名家以菊花为主题的诗文与画作,通过笔墨丹青,勾勒出菊花在中华文化长河中的多彩风姿与深厚底蕴,引领观众穿越千年,共赴一场诗画相映、意蕴悠长的文化之旅。

  展览海报:

  馆名:黄骅市博物馆

  展览名称:泉影流光——中国古钱币文化特展(暂定名)

  展览地点:三楼临时展厅

  展期时间:2025年11月14日-2025年12月30日(暂定)

  展览简介:展览汇聚先秦至清代历代珍贵钱币,勾勒数千年货币演变脉络。先秦楚国郢爰作为我国最早黄金铸币,含金量达 90% 以上,见证早期货币形态;秦半两确立的圆形方孔形制,延续两千余年成为货币经典样式。唐代开元通宝由欧阳询题写钱文,开启 “宝文钱” 时代,尽显工艺之美。宋代 “大观通宝” 以宋徽宗瘦金体钱文闻名,明代永乐通宝曾随郑和下西洋流通海外,清代康熙通宝背文涵盖二十余个铸局,展现铸币体系发展。 展品兼具历史厚重与艺术价值,系统呈现中国货币文明的传承与演进,为观众打开触摸历史的窗口。

  展览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