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
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雄安古州城东南部发掘的大型唐代寺院建筑群首次集中披露……7月28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承办的“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开展。首次面向全国公众系统展示雄安新区古州城遗址的考古成果,生动呈现雄安新区深厚的历史底蕴及其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古州城遗址作为汉唐鄚县县治、唐代莫州州治所在地,是雄安新区最具代表性的考古发掘项目之一。作为中国考古博物馆开馆以来的第四个专题展览,本次展览共分为“发现古州城”“龙首新生”“千年佛光”“长安遗珍”4个单元,展示文物130余件(组)。
“发现古州城”单元,主要讲述联合考古队经过8年辛勤工作,初步厘清古州城遗址为双重城址结构。综合研究表明,内城可能为汉唐鄚县县城,外城可能为唐代莫州州城。汉唐城墙、隋唐水井、唐代寺院等丰富遗迹,实证这片土地延续千年的城市文脉。“龙首新生”单元,围绕2024年在古州城唐代高等级寺院遗址中发现的两件陶质龙首展开。这两件龙首不仅是唐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京津冀地区首次考古发现的唐代高等级建筑脊饰实物,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千年佛光”单元,首次集中披露古州城东南部发掘的大型唐代寺院建筑群,寺院山门、殿堂基址的系统揭露丰富了对唐代官寺布局的认识。《旧唐书》记载,莫州“去京师二千三百一十里”,“长安遗珍”单元以唐长安城为宏大背景,展出西明寺、青龙寺莲花纹瓦当等代表性遗物,和莫州城共同诠释开放包容的中华文明。
据悉,本次展览为期4个月,将持续展出至11月28日。(记者龚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