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京津冀长城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国际传播活动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举行。本次活动发轫于“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由河北省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天津市文物局共同主办,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河北中心、秦皇岛市文物局、山海关区人民政府、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共同承办。

活动现场正式发布京津冀长城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国际宣传片《美丽中国·雄奇长城京津冀》,该片聚焦京津冀长城段的雄奇险峻与建筑智慧,分为《守护家园·世代传承》《科技赓续·长城焕新》《长城织梦·四海连心》三个篇章,不仅收录了国际社会对长城的高度评价,还讲述了英国学者、长城保护专家威廉·林赛一家和美国建筑师萨洋等国际友人与长城的不解情缘;河北文物工作者郭泽民家族三代对长城的接力守护;京津冀三地文物部门应用新科技赋能长城保护;长城脚下乡村蝶变人民富足的场景。该片以独特视角展现了长城作为中华文明脊梁与民族精神象征的永恒魅力,阐释了其跨越时空,成为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文化桥梁与友谊纽带的深远意义。未来,宣传片将通过中央媒体海外传播资源面向全球媒体推介,同时在海外社交媒体上互动化传播,推动长城文化国际传播工作。

河北省文物局局长罗向军介绍,京津冀三地长城资源丰富、雄奇壮美,山海关、金山岭、八达岭、慕田峪、司马台、黄崖关等重要点段闻名遐迩、享誉海内外。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党委政府、文物部门、长城保护志愿者、长城文化爱好者以及社会各界跨区域联合行动,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长城,特别是京津冀三地文物局共同签订的《全面加强京津冀长城协同保护利用的联合协定》,推动三地长城文物保护合力更加凝聚、成效更加显著。

北京市文物局二级巡视员刘洪昌介绍,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以“长城之约 和合共生”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延庆石峡村乡亲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坚持高位统筹,采取“1+4+N”模式,主题鲜明、亮点纷呈,坚持京津冀协同、共建共享,区域联动发展结出新硕果,长城文化时代魅力得到了新彰显。
活动现场,来自美国、利比里亚、土库曼斯坦等8个国家的燕山大学外国留学生们与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们共同演唱了歌曲《长城长》;来自阿塞拜疆的留学生萨迪格分享了与长城的情缘;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郭建勇介绍长城保护与文明交流互鉴研究成果;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姜艳华展示了她历时两年多创作完成的36米剪纸长卷《长城万里图》。多个环节共同诠释着长城超越国界的魅力,彰显了中华文化遗产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的时代光彩。





您当前的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