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文物调查队去“寻宝”
来源:河北日报
日期:2024-09-19 09:04:31
【字号:

9月10日,河北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武安调查队队员正在对文物进行复查。 本报记者 史晓多摄

9月10日早上,调查队员们驱车行驶在武安市西部的白云大道上,他们要去管陶乡搞文物普查。

“我们的口号是‘踏遍武安的山山水水’。”河北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武安调查队队长李王生笑着说,“踏遍山水”寻宝并不容易,白天时间全在野外,碰到山顶有古寺庙、古建筑,得爬上去看个究竟,晚上还要整理资料,将白天记录下的数据和照片输入专门的软件系统,常常弄到后半夜。

“咱们今天第一站,是一处邯郸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经是当地著名古寺,该寺毁于抗战时期,现存部分石质文物。”聊着聊着,汽车便到了管陶乡寺峪沟村的永宁寺,李王生介绍,调查队员当天主要就是对寺内的8通碑刻、石供桌等进行复查,看看有无残损、破坏。

“这台仪器,能让信息采集精确到厘米级。”走进永宁寺,调查队员袁玮打开三维定位测量仪器“RTK”,向记者介绍“RTK”细部测量、图根测量、点放样等功能。只见袁玮拿着“RTK”在碑刻前来回测量,仪器时不时发出“嘀嘀嘀”的声响,随后“RTK”显示屏显示了永宁寺碑刻的坐标点及其创建时间等信息。

“原先要测量一个院落,获取墙壁的长度厚度比较费事儿,如今有了‘RTK’,只需要打上几个点儿,就能快速精准完成测距工作。”袁玮来自河北省煤田地质局水文地质队,加入调查队已有3个多月时间,因平时经常到各地从事煤田、稀有资源探测工作,所以使用起“RTK”得心应手。“我虽然不是从事文物工作的,但这几个月下来,看到乡村田野数不胜数的宝贝,也学习了不少文物知识,能参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感到非常自豪。”袁玮说。

非专业文保工作者也能加入咱们普查队伍?见记者有疑问,李王生走上前介绍了起来,武安市探索新的普查路径,联合河北省煤田地质局、河北工程大学、上海数喆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专业机构,采取“6+3”普查模式,即6支调查队+3个组(包括内业组、宣传组、专家指导组),发挥专业特长,为数据采集、图纸绘制、坐标采集等提供技术支撑。

“你们在永宁寺看到的这个小队就是我们6支调查队中的一支,袁玮在这个队里负责测量打点,还有负责摄影记录、数据导入、编辑整理的多位队员,一会儿到另一处文保单位,就能碰到来自河北工程大学的师生。”李王生说。跟着文物调查队员,记者来到了位于管陶村北的国保单位“九江圣母庙”,九江圣母庙是河北省现存为数不多的元代建筑,是研究元代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2011年至2013年,按照修旧如旧原则,“九江圣母庙”得到了很好修缮。

“可移动文物是什么、不可移动文物又是什么……课本上学习的是定义和概念,对文物没有多深的印象。”河北工程大学文法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曹炎,参与“四普”工作两个月,她拿着专用拍照设备,拍摄了大量照片,调查队员也向她介绍了很多文物知识,她表示对文物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河北工程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赵延旭介绍,今年暑假以来,该校累计30余名师生参与文物普查,校内课堂学习和校外实践有机结合,既让学生们开阔了视野、磨炼了意志,又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奉献了青春力量。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时间紧、任务重,除了要逐一核查“三普”名单里的文物外,还要重点寻找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村里有哪些寺庙,什么地方有老房子,大概是什么年代的……本次文物普查,武安市专门设立文物巡查员,一旦发现新的文物,及时向文物部门上报新发现文物线索。同时武安还在全市开展“四普”宣传工作,形成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文物普查、了解文物普查、支持文物普查的良好氛围。

武安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作为河北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试点县(市)之一,已先后完成伯延、磁山、北安乐等16个乡镇(工业园区)的实地调查,正在推进第17个乡镇的文物普查。截至目前,该市已复查不可移动文物1122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01处,共普查不可移动文物总量1223处。(记者 史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