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万年前!岑家湾遗址揭示欧亚大陆最早“准备石核技术”
泥河湾盆地出土石器研究取得新突破
110万年前,泥河湾的古人类哪项石器技术领先欧亚大陆?泥河湾盆地岑家湾遗址石器拼合反映出的技术突破了国际上哪些传统认知?对岑家湾遗址出土石器持续40年的研究,在今天取得了什么新突破?
3月5日,记者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树文研究团队,联合西班牙高等科学研究理事会历史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国内外科研单位,共同对岑家湾遗址石器技术特征开展系统研究,揭示出欧亚大陆最早的“准备石核技术”(Prepared core technology)。此项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据悉,此项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研究结果为解答早更新世古人类石器技术演化特点、早期石器技术研究理念的变革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泥河湾盆地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1984年,河北省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谢飞等人在盆地内发现岑家湾遗址。此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主持了4次发掘。2019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遗址进行补充发掘。该遗址共出土2000余件石制品和丰富的动物化石,是泥河湾盆地出土遗物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之一。除了石核、石片和修理工具等石制品外,该遗址还拼合完成152个石器拼合组,拼合率高达30%,是世界上拼合率最高的早更新世遗址之一。
中国最早的石制品拼合研究尝试,正是始于岑家湾遗址。近年来,研究团队通过对该遗址石器拼合组的技术分析和高精度3D扫描,系统重建了遗址古人类的剥片技术和工具修理策略。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岑家湾遗址存在“准备石核技术”,具有与阿舍利工业相似技术能力。
简单来说,对于石器制作,岑家湾遗址古人类已有能力进行一系列的“准备步骤”,包括原料选择、石核台面和剥片面的预制等,能够生产背面相对平坦的薄石片。工具修理技术方面呈现相似性,能够对薄石片进行有意截断,利用其中的一半进一步制作成修尖工具。遗址中还发现了“准备石核技术”各个剥片阶段的产品,在修理工具中也发现了单个修理工具,反映出标准化和模式化的石器技术特征。
以往研究中,中国早期石器技术主要呈现出相对原始的似奥杜威工业的特点。长期以来,中国早-中更新世石器技术的演化特点、阿舍利工业的出现时间以及现行早期石器技术研究理念的变革等问题,是学术界面临的科学难题。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意识到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古人类石器技术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并强调可能存在技术创新和环境适应因素。
此次研究成果表明,距今约110万年的岑家湾遗址,是欧亚大陆最早具有“准备石核技术”的遗址。具有与阿舍利技术相似技术能力的古人类,在110万年前就已生活在中国北方地区,并发展出了一套不同的生存策略和与之适应的技术表现形式。这一研究成果对中国北方早期广泛存在的小尺寸石制品的研究理念、旧石器时代早期技术演化与革新、东亚地区阿舍利技术的起源与扩散问题等将产生重要影响,对于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这一宏伟画卷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记者龚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