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闪耀文明的印记
来源:国家文物局
日期:2023-09-26 11:09:00
【字号:

八千年跨湖桥、五千多年良渚、千年宋韵,这是一座城市的时间刻度。当时针指到杭州亚运时刻,一场盛会再次串联起文明记忆,这是与各国人民共同分享的文化浪漫。亚运会不只是体育竞技的舞台,也是展现举办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成就的窗口。杭州亚运会融入众多文物和文化元素,呈现出精彩亚细亚里的中国风。

名为“江南忆”的杭州亚运吉祥物组合琮琮、莲莲、宸宸,其灵感分别来自良渚文化玉琮、西湖莲花、大运河拱宸桥,良渚古城遗址、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浙江段)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同处杭州,成为这座城市闪亮的文化名片。五千多年前,良渚先民借助玉琮沟通天地神灵、表达精神信仰,诉说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思索,如今的杭州,正在借助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探索美好世界,泽被后世的大运河与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构成不可或缺的城市肌理,文明古今交映,一脉相承。

从2015年成功申办到2023年隆重举办,历时八年筹备,杭州力求奉献具有“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9月23日晚,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以文物勾勒出的文明画卷徐徐铺开。

开幕式以“秋分之境 良渚之印”启幕,19面以玉琮为造型的“水鼓”带来迎宾之礼。水,是这次开幕式贯穿始终的主题,不仅象征着浙江的八大水系和钱塘潮涌,更在于水孕育出人类文明与江南风雅。距今五千多年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水利遗存。由谷口高坝和山前低坝组成的拦洪和蓄水系统,使得古城免受水害并拥有灌溉之利,四通八达的河道穿城而过,既有饮水之便又可舟楫往来无碍,良渚先民正是以水为源奠定文明之基。始建于南朝的通济堰,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干渠、支渠及毛渠等上百条水渠组成,蜿蜒穿越瓯江之上,集灌溉防洪于一体,让碧湖平原农田得以旱涝保收。坐落于杭州市区的西湖文化景观,在9—12世纪间的多次疏浚中形成以湖、堤、岛为主的景色,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日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构成的“西湖十景”清晰地展现中国景观的美学理想,成为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胜地,由此一片湖景也愈发具有人文气息。

“玉琮水鼓”礼毕,玉鸟穿越体育场上空,舞台中央,具有良渚神徽性质的神人兽面纹饰逐渐呈现。这两种题材同样取自良渚文化,神鸟翱翔天际,飞向光明,神人兽面纹则是古人思考如何沟通神灵祖先的艺术化表达,环太湖流域的先民正是在共同信仰的支撑下,凝聚起追寻文明之光的勇气。

通过玉鸟视角,场地舞台变换成窥探良渚的一扇窗,带领观众开启一段良渚古城和良渚稻田丰收之旅。莫角山宫殿、夯土城墙、瑶山墓地与稻田交相辉映,大地之色与金黄水稻遥相呼应,共同致意丰收时节。良渚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除了古城、水利设施、礼仪玉器,还有发达的稻作农业。浙江余姚施岙古稻田遗址、余杭茅山古稻田遗址以及莫角山遗址附近大规模的储粮窖穴,充分显示良渚文化发达的稻作农业。

主火炬点燃仪式同样精彩,数字火炬人首次参与点火仪式,寓意跨越时空、地域,每个人都是火炬传递者!从良渚古城莫角山遗址采集而来的火种,历时百天传递,在象征着钱塘潮涌的主火炬台喷薄而出,文明薪火,生生不息。五千多年前,良渚文化先民以古城为核心,以礼仪玉器为纽带,构建起早期国家,在中华大地较早进入文明社会,并以国家形态延续至今。数千年之后,我们在文明肇始之地,续写文明新篇章,杭州亚运会,是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一个缩影,也是梦想通达未来的一个新起点。

为迎接此次赛事,杭州亚运会博物馆举办“中华体育 源远流长——中华体育文化展”,展览以138件(套)体育文物,讲述射箭、蹴鞠、龙舟、百戏、传统武术、围棋等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体育故事,彰显明德尚礼、以和为贵、自强不息的中国体育文化价值观。

就在亚运会开幕前不久,杭州市公布了50处亚运人文体验点,涉及文博的有20处左右,良渚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浙江省博物馆、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清河坊历史街区、严州古城等均在榜,人文亚运让古老文明传承弘扬、融入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