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大运河考古与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研讨会在河北沧州召开
来源:文博中国
日期:2023-07-07 09:14:00
【字号: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大运河考古发掘、研究阐释和保护传承利用,7月6日,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大运河考古与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研讨会在河北沧州召开。

会议现场

此次会议由中国考古学会、河北省文物局、沧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委会、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国家博物馆以及大运河沿线考古科研机构、博物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8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现场

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河北省文物局、沧州市人民政府、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委会有关负责同志分别致辞。会上宣读了《中国考古学会关于成立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业委员会的决定》,举行了沧州市“中国大运河考古与研学基地”授牌仪式。开幕式由沧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晓玲主持。

大运河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杰作,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全长2700多公里,覆盖中国东部平原8省35个城市。2014年,“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在大运河申遗时期,考古工作为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和一系列申报主体,进入后申遗时期,大运河考古和保护工作在价值阐释、文化遗产利用、文化带建设、中华文明标志工程建设等方面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中国考古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七次常务理事会于2021年12月30日研究决定,批准成立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业委员会。其宗旨是促进中国大运河考古和保护及相关学术领域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大运河考古和保护研究的全面发展。

开幕式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张廷皓研究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宫希成研究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赵云研究员、沧州市大运河办公室副主任范宝泉等4位学者就考古学与大运河的价值认知、大运河安徽段的考古和保护、大运河保护传承路径研究、沧州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进行主旨发言。会议研讨阶段,24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大运河考古新发现和学术研究”“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新成果新视野”“沧州大运河文化研究”等主题,进行了广泛研讨。

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繁荣兴盛的历史见证,对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统一与融合、国家的长治久安发挥了巨大作用。专委会的成立对于整合全国各地大运河考古和保护的研究力量,进一步加强对大运河的内涵阐释和价值传播,为从事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以及相关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学术合作平台,对促进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事业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委会的成立,首家中国大运河考古与研学基地落户沧州,是对沧州大运河文物考古工作的充分肯定。未来,沧州将加强与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业委员会及大运河沿线省市专家、学者的协力合作,全面提升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水平,继续拓展对大运河考古工作的挖掘、整理与阐释,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把大运河考古发掘和保护利用推向新高度,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作出更大贡献。